|
21年下半年(10月30日)教師資格證真題-幼兒《綜合素質》2021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幼兒綜合素質 一、單項選擇題(共29小題,每題2分,共58分,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教學活動中,洋洋趁老師不注意溜出教室。當鄧老師試圖伸手抓住他時,他故意讓老師追自己,就像在玩追逐游戲。對此鄧老師應該( )。 A.讓家長領洋洋回家教育 B.讓洋洋在戶外自由活動 C.牽著洋洋的手回到教室 D.關閉房門不讓洋洋進入
2.在幼兒園任教多年的竇老師有意識的自我規劃,以謀求最大程度的自我發展,關注學生整體發展,積累了比較科學的的個人實踐知識。竇老師所處的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是( )。 A.生存關注階段 B.虛擬關注階段 C.任務關注階段 D.自我更新關注階段
3.超超屬于大(2) 班里少數不會跳繩的孩子。戶外活動時,梅老師對超超說:“今天,老師看到你用盡全力在跳,相信你還可以做的更好!”這表明梅老師( )。 A.未能把握教育的契機 B.善于創設學習環境. C.未能提供針對性指導 D.善于改進教學策略
4.班里養的金魚死了,孩子們紛紛圍了過來,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起來:怎么就死了呢?”“不對呀,它還睜著眼呢! "”對此,老師恰當的做法是( )。 A.埋怨孩子們投喂了過多食餌 B.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不予回應 C.讓孩子們回家后問爸爸媽媽 D.引導孩子們討論金魚死亡的原因
5.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國家發展學前教育 B.國家發展義務教育 C.國家發展中等教育 D.國家發展高等教育
6.區域活動時,毛毛把安安打哭了,田老師把毛毛關進衛生間反省。毛毛的父母知道后,來幼兒園把教室里的東西砸得稀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毛毛父母應該承擔刑事附帶民事法律責任 B毛毛父母應該承擔行政附帶民事法律責 C田老師和毛毛父母應該承擔刑事附帶民事法律責任 D田老師和毛毛父母應該承擔行政附帶民事法律責任
7.我國實行教師職務制度。我國教師職務制度的具體辦法由 A.國務院規定 B.教育部規定 C.省級教育廳行政部門規定 D.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8.依據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下列情形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是 A.出版未經依法審定的教科書的 B.學校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 C.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的 D.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性質的
9、爸爸把自己抽的電子煙給小學生兵兵吸了一口,兵兵嗆得直咳。媽媽責怪爸爸,爸爸說,電子煙對身體沒有危害。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子煙不是煙,未成年人吸也沒有問題 B.任何人不得唆使未成年人吸煙(含電子煙) C.未成年人偶爾吸口煙(含電子煙)沒關系 D.學生上了初中以后才可以吸煙(含電子煙)
10.剛從師范大學畢業的小王取得了教師資格證書,到幼兒園報到后才知道還有試用期。小王認為自己已經獲得了教師資格證書,又畢業于師范大學,不應該再有試用期。對于小王的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師范大學畢業生經過了教育教學實習,入職后不需要試用期 B.教師資格考試包括對教師技能的考察,入職后不需要試用期 C.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首次任教時,應有試用期 D.無論什么身份,從事教師職業都需要有試用期
11.幼兒園戶外活動時,妞妞與丁丁撞到一起,丁丁摔倒并擦傷了手肘。對于丁丁所受傷,應承擔賠償責任的是( )。 A.幼兒園 B.妞妞的監護人 C.妞妞與丁丁的主任老師. D.妞妞的監護人與丁丁的監護人
12.某公立幼兒園為增加收入,與某***圍繞幼小銜接聯合舉辦了一系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輔導活動,解決了經費難題。幼兒園的做法( ) A.落實了幼小銜接的政策要求 B.探索出了開放辦園的*途徑 C.違反了《幼兒園工作規程》的相關規定 D.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末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
13.活動開始后,冬冬突然躲到柜子后面,張老師讓他出來,可他就是不動。張老師生氣地說:趕緊出來!不出來就讓大灰狼把你帶走!"”冬冬告***,趕忙出來了。這表明張老師 A.沒有體現教師的教學權威 B.沒有尊重幼兒的獨特心理 C.沒有損害幼兒的人格尊嚴 D.沒有關注幼兒的權利保護
14.李老師組織繪畫活動前,首先思考這次動對幼兒的意義,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判斷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否合適,活動過程能否引起幼兒的興趣,活動后還進行了反思。李老師的行為體現的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 A.評價作用 B.引導作用 C.動力作用 D.示范作用
15.小豆五歲了,說話發音還是不太清楚。陳老師平時除了鼓勵之外,還專門找了很多相關資料并制定了矯正方案。通過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導,以及兒歌、繞口令的練習。小豆有了較大的進步,下列選項與該案例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相符合的是 A.“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B.“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薄 C.“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雖令不從! D.“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
16.—次活動后,夏老師看到一個孩子鉆到了桌子底下,趴在地上。于是夏老師將他叫起,問他地上那么臟,為什么趴地上?他聽后委屈地掉下了眼淚,小聲說:“老師,地上有紙屑,我想把它撿干凈!毕睦蠋燑c了點頭。該案例表明師幼關系具有 A.選擇性 B.教育性 C.互動性 D.自覺性
17.很多運動項目常常是遵循科學原理而設計出來的。下面是—幅撐桿跳高圖,應用的主要物理學原理是 A.重力的原理 B.浮力的原理 C.彈力的原理 D.磁力的原理
18.罕見病是一類患病率極低的疾病,但由于種類很多,而且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因此罕見病患者并不罕見。下列選項中,俗稱為“瓷娃娃”的罕見病是 A.脆骨病 B.白化病 C.血友病 D.戈謝病
19.單選題下列山脈中,從北到南縱貫南美洲大陸,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是 A.安第斯山脈 B.洛基山脈 C.布魯克斯山脈 D.海岸山脈
20.自選題1927年,毛澤東領導武裝起義后,率領部隊到井岡山地區創建了革命根據地,將武裝斗爭的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邁出了中國革命的關鍵一步。本次起義是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21.我國的農諺說:“處暑魚速長,管理要加強,餌料要增加,疾病早預防。處暑節氣所在的季節是 A.春 B.夏 C.秋 D.冬
22.古代中國歷來重視農業,關于農業的書籍很多。下列著作和作者對應,不正確的是 A.《汜勝之書》-王禎 B.《齊民要術》-賈思勰 C.《四民月令》-崔寔 D.《農政全書》-徐光啟
23.京劇《貴妃醉酒》是梅派經典劇目之一,源于一部古代戲曲。該戲曲是 A.《桃花扇》 B.《長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夢》
24.14世紀中葉起,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標榜,提倡人文主義,這一思想文化運動被稱為“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產生了許多思想、科學、 文學、藝術的巨人,下列人物中,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藝術家是 A.委拉斯開茲 B.米開朗琪羅 C.魯本斯 D.倫勃朗
25.華特·迪斯尼是美國動畫片藝術先驅,一 生共獲得29項奧斯卡金像獎,其作品想象力豐富,動畫造型和音樂結合完美。 他攝制的作品中,為世界第一部長動畫片的是 A.《威利號汽船》 B.《木偶奇遇記》 C.《三只小豬》 D.《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26.在Word中,選中文字后,連續單擊兩次工具條中的“Ⅰ "按鈕,操作結果是 A.文字呈現刪除狀態 B.文字呈現加粗格式 C.文字保持原有格式 D.產生格式錯誤報告
27.在PowerPoint的瀏覽視圖下,在多張幻燈片中選定一張并拖動,可實現的操作是 A.復制幻燈片 B.選定幻燈片 C.刪除幻燈片 D.移動幻燈片
28.下列選項中,與“學術著作—探險小說"的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A.“電商"和“微商” B.“商人”和“晉商” C.“浙商"和*閩商” D.“直銷”和“銷售”
29.按照圖形給出*的邏輯特點,下列選項中,填入空格處最恰當的是 二、材料分析題(共3道大題,每道大題14分) 30.材料分析題 晨練時,李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球、輪胎、跳繩、滑板車等器械練習,又提供了很多輔助材料,孩子們以自己搬物過橋(平衡木)回河對面新家。 幾分鐘后,鵬鵬在平衡木上慢跑,軒軒看到了叫道: "看我的” , 說完在矮平衡木跳躍動作,差點摔下來,引起周圍小朋友喝彩。李老師見狀說:“小心點, 快下來!彼缓孟聛,鵬鵬和軒軒把高平衡木放在矮平衡木上,搖晃來搖晃去,李老師看到后把他們抱下來,并說: "這樣容易摔跤的! 晶晶在最右邊平衡木上,把小枕頭放頭頂,小心翼翼走過平衡木,喊著:“老師,看我!崩蠋熩s緊過去陪她一起走。 操場邊有五個孩子不停東張西望,每次輪到時又排到隊后面,但老師沒發現。 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李老師的行為。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李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1.材料 開學初中(2)班來了一位叫瑞瑞的插班生,班主任劉老師通過一個月發現,瑞瑞不愿意與小朋友交往,經常咬人、打人,還發現瑞瑞在語言交流和表達等方通明顯低于同齡幼兒的發展水平。劉老師決定與家長進行溝通并了解到,瑞瑞長期與奶奶在一起生活,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老師對瑞瑞的行為進行了仔細地觀察和記錄,還多次去瑞瑞家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的具體情況。針對瑞瑞的情況,劉老師專程到兒童醫院向專業人士進行了咨詢,回來后,劉老師把咨詢的情況與遠在外地的瑞瑞媽媽進行了溝通,建議瑞瑞媽媽及早帶孩子去專業機構進行科學的發展測評。同時,劉老師在班級的各項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其他小朋友和瑞瑞交朋友,做游戲。 通過測評,瑞瑞真的存在發展遲緩問題。專業人士為瑞瑞擬定了矯治方案,在劉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下,這一方案得以實施。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劉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材料) 木星上的知識之光 之前我們曾提到,小孩子的感知機制和物理學家抽象的思維飛躍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就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1610年,伽利略把他剛剛制作出來的第一架望遠鏡對準了滿天繁星。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行星和恒星的區別還遠不像現在這么清晰。有些星星盡管看上去是以別的星星為背景來運動的,但這種運動的原因尚未明了。伽利略選擇以木星為現察對象并不代表他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也許就是因為木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之一,所以最吸引人。 伽利略的第一個驚人發現就是木星并不僅僅是一 個點,而是一個小圓圈. 這意味著這個“光點”很可能是一個有固定大小的實體.伽利略一定見過一個人提著燈籠慢慢走近他的場景。在遠處。這個燈籠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沒有大小的點,但是慢慢地,這個點慢慢變大,就成了具有某一直徑的圓。正是通過與他所熟悉的現象的類比,伽利略才能夠把木星當時的這個光點想象成一個物體,這個物體和他身邊的東西并沒有本質區別,他的第二個驚人發現就是在木星這個白色圓圈的背景里,有幾個微小的黑點。那么第三個發現來了。這些小黑點都沿著直線穿過這個圓圈,有些需要幾小時.有些則需要好幾天。更有意思的是.每當這些小黑點到達白色圓圈的邊緣時.它們就會變成白色,與圓圈外的黑色背景形成對比。之后,小黑點會繼續沿著直線運動。但是會慢下來.然后停下來,再沿著相反的方向運動。當它回到白色圓圈的邊緣時,就會完全消失,一段時間后才在白色圓圈的另一端出現。 這里,我們并不打算討論伽利略劃時代科學發現中的細節,而是想看看一位杰出的科學家是如何解釋他通過望遠鏡所看到的現象的,伽利略認為木星是一個球形的物體,并且有不少較小的物體繞著木星做嚴格的周期運動。周期從2天到15天不等,這取決于他正在研究哪一個小黑點。伽利略還知道地球也是圓的,井且月球圍繞地球做規則的周期運動,周期約為30天。所有這些信息放在一起。讓伽利略靈光一現:他“看"到了天空中的第二個地球,并且由好幾個月亮環繞著。我們給“看"加上引號.是為了提醒讀者:伽利略“感知”這個天文現象的關鍵時刻,是他對該現象產生了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他的視覺發生了改變,因為達到他的視網膜的光線沒有發生絲毫變化。在地球的衛星月亮和木星的小白點(或者說是小黑點,這取決于這個點到底在木星的哪個位置)之間建立起類比關系是伽利略的天才之見——一位智者的 “遠見" 。 就算其他人也有一臺望遠鏡 ,就算他們花幾個星期盯著星星看, 同樣只關注木星,也并不意味著他們都能看到伽利略看到的類比。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那個年代!霸铝"這個詞僅僅被用來特指一個物體. 沒有任何一個活著的人敢想象兩個或者更多的“月亮" .如果有人膽敢這么想,那簡直就是自取滅亡:只要想想1600年的布諾,僅僅是因為提出宇宙中還有許多和我們所在的世界相同的世界,就在羅馬被活活燒死。更重要的是.伽利略通過類比大膽地想象出好幾個月亮來,雖然這個類比對當時的大多數人來講都顯得十分可笑,畢竟,這個類比是把我們的世界(對當時的大部分人來說,“世界”和“地球”是同義詞)和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光點連結起來了。這個類比雖然看上去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但還是讓人們接受了字宙中存在多個“地球”的可能性。因為木星就可以被比作另一個地球。 接下來人們又接受了宇宙中可能有許多個月球,并稱其為衛星。"衛星” 這個概念就這樣產生了。從此,任何一個天體,甚至衛星,都可以有多個圍繞它轉動的衛星。 伽利略將自己所熟悉的地球上的場景,也就是一個或幾個物體圍繞一個中心物體旋轉的現象通過類比復制到太空。他設想在天空中有許多小的物體繞著一個大的物體轉,這是前人都沒有想到過的。他的天才之處在于將整個希望寄于哥白尼十分大膽的日心說.并且認為我們頭頂的天空絕不是一幅為了讓人類生活更美好的漂亮的二維壁畫,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空間。這個空間完全不受人類左右,它雖然和地球上的空間十分相似.但比地球空間要廣袤得多,因此能夠承載那些大小未知的天體,成為它們運動的場所。其實,伽利略對木星及其衛星的大小一無所知,當然了,他可以猜測木星大概和地球差不多大.但這只能是一種猜測,因為他能看到的僅僅就是小光點罷了。對他來說,木星可能只有他觀星的小鎮柏多瓦那么大,也可能比地球還要大100倍。伽利略所作出或者感知到的類比是建立在巨大而又實在的地球和月球與小到微不足道的木星及其衛星之間的盡管木星及其衛星也可能被想象成巨大而又實在的物體。 伽利略的深刻洞見和小孩子將非常小的玩具卡車看作卡車這一范疇是否有本質上的不同呢?因為卡車這個范疇中的其他成員也像地球一樣大到讓小孩子難以觀察。無論如何,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 ,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有一個很小的物體被想象成一個很大的物體,同時,觀察者都是通過熟感的事物去了解不熟感的事物。 那么我們在伽利略的發現和小孩子所作的歸類之間作類比,能否算作從一個類比到另一個類比的認知飛躍呢?小孩子將地板上不能發聲、沒有氣味的塑料玩具卡車與在高速公路上跑著的,聲振屋瓦排放尾氣的大卡車聯系起來時所做的小型認知飛躍,是否與伽利略將腳下的地球,頭頂的明月與遙遠的木星及其衛星聯系起來時所做的復雜認知飛躍大同小異呢? 小孩子正確叫出一個物體的標準名字,與大科學家創造出新的概念并改變人類的命運,二者 是否同出一轍?在此我們暫不深究以上問題,但我們已經播下了這些問題的種子。接下來需要更細致地研究那些最常見的范疇的細微之處,才能深入探究這些問題的答案。 (摘編自侯世達、桑德爾《表象與本質》) (1)文章畫線句中"看”的意思是什么?請結合原文,簡要概括第一問。 答案:劃線處的 “看”在文中并不是指視覺意義上的用眼睛看,而是指伽利略在用望遠鏡觀察的基礎上加以思考,通過類比和想象獲得認知層面的飛躍,并想象更多的可能性,從而用以解釋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獲得認知的飛躍。 (2)伽利略的發現與小孩子對玩具車和卡車所作的歸類之間有何異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10分)
三、寫作題(共1道大題,50分) 2017年春節期間,央視一檔以古詩詞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綜藝節日《中國詩詞大會》吸引了無數低頭玩手機年輕人。節目一嘉賓評論道:“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激活。"另一位認為中國古典詩詞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寶庫,它喚醒了中國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
|